4.2.2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
1
课时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一
)
学习目标
1
.
能作指数函数的图象
,
并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
.
2
.
能借助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单调性比较大小
.
教材知识梳理
一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指数函数
y
=
a
x
(
a
>0,
且
a
≠1)
的图象和性质如表
:
项目
a
>1
0<
a
<1
图象
定义域
R
值域
(0,+∞)
性
质
过定点
过定点
(0,1)
,
即
x
=0
时
,
y
=1
函数值
的变化
当
x
>0
时
,
y
>1
当
x
<0
时
,
0<
y
<1
当
x
>0
时
,
0<
y
<1
当
x
<0
时
,
y
>1
单调性
在
R
上是
增函数
在
R
上是
减函数
二
底数对指数函数图象的影响
一般地
,
在同一坐标系中有多个指数函数图象时
,
图象的相对位置与底数大小有如下关系
:
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从上到下相应的底数
由大变小
.
这一性质简称为
“
指数函数在第一象限内
,
底大图高
”,
可通过令
x
=1
去理解
,
如图
.
三
指数函数
y
=
a
x
与
y
=
x
(
a
>0
且
a
≠1)
的图象关于
y
轴
对称
.
【质疑辨析】
(
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1)
因为
a
0
=1(
a
>0
且
a
≠1),
所以
y
=
a
x
恒过点
(0,1)
.
(
√
)
(2)
y
=
a
x
(
a
>0
且
a
≠1)
的最小值为
0
.
(
×
)
(3)
指数函数
y
=2
x
,
y
=3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
,
后者较高
.
(
√
)
(4)
指数函数
y
=2
x
与
y
=
x
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
(
√
)
教材典题变式
【例
1
】
(
源于
P117
例
3)
(1)
设
a
=0
.
6
0
.
6
,
b
=0
.
6
1
.
5
,
c
=1
.
5
0
.
6
,
则
a
,
b
,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
b
<
c
B
.a
<
c
<
b
C
.b
<
a
<
c
D
.b
<
c
<
a
【答案】
C
【详解】因为
1
.
5
0
.
6
>1
.
5
0
=1,0
.
6
0
.
6
<0
.
6
0
=1,
故
1
.
5
0
.
6
>0
.
6
0
.
6
,
又函数
y
=0
.
6
x
在
(-∞,+∞)
上是减函数
,
且
1
.
5>0
.
6,
所以
0
.
6
1
.
5
<0
.
6
0
.
6
,
故
0
.
6
1
.
5
<0
.
6
0
.
6
<1
.
5
0
.
6
.
(2)
比较大小
:
a
0
.
5
与
a
0
.
3
(
a
>0
且
a
≠1)
.
【详解】当
a
>1
时
,
y
=
a
x
在
R
上是增函数
,
故
a
0
.
5
>
a
0
.
3
;
当
0<
a
<1
时
,
y
=
a
x
在
R
上是减函数
,
故
a
0
.
5
<
a
0
.
3
.
【归纳总结】
比较指数幂大小的方法
(1)
同底数指数幂比较大小时构造指数函数
,
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比较
.
(2)
指数相同底数不同时分别画出以两幂底数为底数的指数函数图象
,
当
x
取相同幂指数时可观察出函数值的大小
.
(3)
底数、指数都不相同时
,
取与其中一底数相同与另一指数相同的幂与两数比较
,
或借助中间量
“1”
与两数比较
.
(4)
当底数含参数时
,
要按底数
a
>1
和
0<
a
<1
两种情况分类讨论
.
教材拓展延伸
【例
2
】
(1)
函数
f
(
x
)=
a
x
与
g
(
x
)=-
x
+
a
的图象大致是
(
)
(2)
函数
f
(
x
)=
a
x
-
b
的图象如图所示
,
其中
a
,
b
为常数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a
>1,
b
<0
B
.a
>1,
b
>0
C
.
0<
a
<1,
b
>0
D
.
0<
a
<1,
b
<0
【答案】
(1)A
(2)D
【详解】
(1)
当
a
>1
时
,
函数
f
(
x
)=
a
x
单调递增
,
当
x
=0
时
,
g
(0)=
a
>1,
此时两函数的图象大致为选项
A
.
(2)
由于
f
(
x
)
的图象单调递减
,
所以
0<
a
<1,
又
0<
f
(0)<1,
所以
0<
a
-
b
<1=
a
0
,
即
-
b
>0,
所以
b
<0
.
【归纳总结】
指数函数图象问题的处理技巧
(1)
抓住图象上的特殊点
,
如指数函数的图象所过的定点
.
(2)
利用图象变换
,
如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
左右平移、上下平移
)
.
(3)
利用函数的性质
,
如奇偶性与单调性
,
奇偶性确定函数的对称情况
,
单调性决定函数图象的走势
.
【例
3
】
(1)
已知函数
f
(
x
)=4+
a
x
+1
(
a
>0,
且
a
≠1)
的图象经过定点
P
,
则点
P
的坐标是
(
)
A
.
(-1,5)
B
.
(-1,4)
C
.
(0,4)
D
.
(4,0)
(2)
函数
y
=2
a
x
-3
+3(
a
>0,
且
a
≠1)
的图象过定点
.
【答案】
(1)A
(2)(3,5)
【详解】
(1)
当
x
+1=0
即
x
=-1
时
,
a
x
+1
=
a
0
=1
为常数
,
此时
f
(
x
)=4+1=5
.
即点
P
的坐标为
(-1,5)
.
(2)
令
x
-3=0
得
x
=3,
此时
y
=5
.
故函数
y
=2
a
x
-3
+3(
a
>0,
且
a
≠1)
的图象过定点
(3,5)
.
【归纳总结】
求指数函数图象所过的定点时
,
只要令指数为
0,
求出对应的
y
值
,
即可得函数图象所过的定点
.
【例
4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
(1)
y
=
;
(2)
y
=4
x
+2
x
+1
+2
.
【详解】
(1)
要使函数式有意义
,
则
1-3
x
≥0,
即
3
x
≤1=3
0
,
因为函数
y
=3
x
在
R
上是增函数
,
所以
x
≤0,
故函数
y
=
的定义域为
(-∞,0]
.
因为
x
≤0,
所以
0<3
x
≤1,
所以
0≤1-3
x
<1,
所以
∈
[0,1),
即函数
y
=
的值域为
[0,1)
.
(2)
因为对于任意的
x
∈
R,
函数
y
=4
x
+2
x
+1
+2
都有意义
,
所以函数
y
=4
x
+2
x
+1
+2
的定义域为
R
.
因为
2
x
>0,
所以
4
x
+2
x
+1
+2=(2
x
)
2
+2×2
x
+2=(2
x
+1)
2
+1>1+1=2,
即函数
y
=4
x
+2
x
+1
+2
的值域为
(2,+∞)
.
2023-202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4.2.2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 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