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章末复习课
构建知识网络
掌握重点题型
题组一函数的概念和表示
1
.
设集合
M
={
x
|0≤
x
≤2},
N
={
y
|0≤
y
≤2},
那么下列四个图形中
,
能表示集合
M
到集合
N
的函数关系的有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
②
【答案】
C
【详解】由题意
,
函数的定义域为
M
={
x
|0≤
x
≤2},
对于
①
中
,
函数的定义域不是集合
M
,
所以不能构成集合
M
到集合
N
的函数关系
;
对于
②
中
,
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
M
,
值域为集合
N
,
所以可以构成集合
M
到集
合
N
的函数关系
;
对于
③
中
,
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
M
,
值域为集合
N
,
所以可以构成集合
M
到集合
N
的函数关系
;
对于
④
中
,
集合
M
中的元素在集合
N
中对应两个函数值
,
不符合函数的定义
,
所以不正确
.
2
.
(2023·
宁波镇海中学期末
)
已知
f
(
x
)=
,
则
f
(3)=
(
)
A.3
B.5
C.7
D
.
9
【答案】
B
【详解】
f
(3)=
f
(2)=2×2+1=5
.
3
.
已知
f
(
+2)=
x
+4
,
求函数
f
(
x
)
的解析式
.
【详解】令
t
=
+2≥2,
则
x
=(
t
-2)
2
,
所以
f
(
t
)=(
t
-2)
2
+4
=
t
2
-4,
故
f
(
x
)=
x
2
-4
且
x
∈
[2,+∞)
.
【
技法点拨
】
1
.
关于函数的概念
关键把握函数概念中
“
任意
”“
唯一确定
”
的意义
,
会求函数的三要素
.
2
.
关于函数的表示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中
,
图象法和解析法为重点
.
除了会作常见函数、分段函数的图象外
,
数形结合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
熟练掌握解析法常用的三种方法
:
待定系数法、换元法、解方程组法
.
题组二函数的基本性质
1
.
已知偶函数
f
(
x
)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增
,
则满足
f
(2
x
-1)<
f
(
)
的
x
的取值范
围是
(
)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
A
【详解】因为偶函数
f
(
x
)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增
,
所以
f
(
x
)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减
,
故
x
越靠近
y
轴
,
函数值越小
,
因为
f
(2
x
-1)<
f
(
)
,
所以
|2
x
-1|<
,
解得
:
<
x
<
.
2
.
已知函数
f
(
x
)=2
x
-
的图象过点
P
(1,1)
.
(1)
求实数
m
的值
,
并证明函数
f
(
x
)
为奇函数
;
(2)
判断函数
f
(
x
)
在
(0,+∞)
上的单调性
,
并用定义证明你的结论
.
【详解】
(1)
根据题意
,
函数
f
(
x
)=2
x
-
的图象过点
P
(1,1),
则有
1=2-
m
,
解得
m
=1,
则
f
(
x
)=2
x
-
,
其定义域为
{
x
|
x
≠0},
且
f
(-
x
)=2(-
x
)-
=-
(
2
x
-
)
=-
f
(
x
),
则函数
f
(
x
)
为奇函数
.
(2)
根据题意
,
由
(1)
的结论
,
f
(
x
)=2
x
-
在
(0,+∞)
上为增函数
.
证明如下
:
设
0<
x
1
<
x
2
,
则
f
(
x
1
)-
f
(
x
2
)=
(
2
x
1
-
)
-
(
2
x
2
-
)
=(
x
1
-
x
2
)
(
)
,
又由
0<
x
1
<
x
2
,
则
x
1
-
x
2
<0,
则
f
(
x
1
)-
f
(
x
2
)<0,
则函数
f
(
x
)
在
(0,+∞)
上为增函数
.
【
技法点拨
】
1
.
奇偶性的应用
(1)
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判断的依据是奇偶性的定义
,
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
也可以结合特殊值、图象等方法进行判断
.
(2)
关于奇偶性的应用
函数奇偶性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图象、解析式与单调性的关系三个方面
.
解题时往往先利用奇偶性进行转化
,
再结合单调性等函数的性质解题
.
2
.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1)
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时可以根据观察自变量变大时
,
函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
也可以利用函数的图象直观判断
;
(2)
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关键是对差式
f
(
x
1
)-
f
(
x
2
)
进行变形
,
只有变形到位
(
一般到积或商的形式
),
才能准确判断差式的符号
.
(3)
关于函数的最值
一般的方法是先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
再利用单调性求最值
.
题组三函数的应用
1
.
某小型雨衣厂生产某种雨衣
,
售价
P
(
元
/
件
)
与月销售量
x
(
件
)
之间的关系为
P
=160-2
x
,
生产
x
件的成本
R
=500+30
x.
若每月获得的利润
y
不少于
1 300
元
,
则该厂的月销售量
x
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20,45]
【详解】由题意
,
得
y
=(160-2
x
)·
x
-(500+30
x
)=-2
x
2
+130
x
-500(0<
x
<80)
.
由题意知
,-2
x
2
+130
x
-500≥1 300,
解得
20≤
x
≤45
.
所以当月销售量在
20
件至
45
件
(
包括
20
和
45)
之间时
,
每月获得的利润不少于
1 300
元
.
2
.
某上市股票在
30
天内每股的交易价格
P
(
元
)
与时间
t
(
天
)
组成有序数对
(
t
,
P
),
点
(
t
,
P
)
落在如图所示的两条线段上
.
该股票在
30
天内
(
包括
30
天
)
的日交易量
M
(
万股
)
与时间
t
(
天
)
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
第
t
天
6
13
20
27
M/
万股
34
27
20
13
(1)
根据提供的图象
,
求该股票每股交易价格
P
(
元
)
与时间
t
(
天
)
所满足的函数解析式
;
(2)
根据表中数据
,
求日交易量
M
(
万股
)
与时间
t
(
天
)
的一次函数解析式
;
(3)
用
y
(
万元
)
表示该股票日交易额
,
写出
y
关于
t
的函数解析式
,
并求在这
30
天内第几天日交易额最大
,
最大值为多少
?
【详解】
(1)
当
0≤
t
<20
时
,
设函数解析式为
P
=
at
+
b
,
把点
(0,2)
和
(10,4)
代入得
解得
所以
P
=
t
+2;
把
t
=20
代入
P
=
t
+2,
解得
P
=6,
设函数解析式为
P
=
2023-202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复习课 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