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同步资源 高中数学 同步备课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6.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学案)

2024 人教A版 全国 学案 平面向量 必修第二册 高一下 DOCX   7页   下载203   2024-04-02   浏览59   收藏76   点赞152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6.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学案) 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6.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学案) 第2页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6.4   平面向量的应用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6.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题以及其他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 2. 体会向量在解决数学和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两个人共提一桶水,两人手臂夹角越小越省力 . 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两臂夹角越小越省力 . 问题   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上述现象吗?                                                    知识点   平面向量的应用 1 .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 “ 三步曲 ” ( 1 )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 2 )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 ( 3 )把运算结果 “ 翻译 ” 成几何关系 . 2 .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 1 )物理问题中常见的向量有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 2 )向量的加减法运算体现在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中; ( 3 )动量 m v 是向量的数乘运算; ( 4 )功是力 F 与所产生的位移 s 的数量积 . 用向量法如何证明平面几何中 AB ⊥ CD ? 提示: 证明或计算 · = 0 ,从而得出 AB ⊥ CD . 1. 若 =3 a , = - 5 a ,且 | |=| | ,则四边形 ABCD 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等腰梯形 D. 非等腰梯形 解析: C   ∵ =3 a , = - 5 a , ∴ ∥ , | | ≠ | | , ∵ | |=| | , ∴ 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 . 故选 C. 2. 某人在无风条件下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v 1 ,风速为 v 2 ( | v 1 | > | v 2 | ),则逆风行驶的速度的大小为(    ) A. v 1 - v 2 B. v 1 + v 2 C.| v 1 | - | v 2 | D. 解析: C   题目要求的是速度的大小,即向量的大小,而不是求速度,速度是向量,速度的大小是实数 . 故逆风行驶的速度的大小为 | v 1 | - | v 2 | . 3. 在 △ ABC 中,已知 A ( 4 , 1 ), B ( 7 , 5 ), C (- 4 , 7 ),则 BC 边的中线 AD 的长为        .   解析: BC 中点为 D ( , 6) , =( - , 5) , ∴ | |= = . 答案:   题型一 平面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角度一 : 平行或共线问题 【例 1 】   如图,已知 D , E 分别为 △ ABC 的边 AB , AC 的中点,延长 CD 到 M 使 DM = CD ,延长 BE 到 N 使 BE = EN ,求证: M , A , N 三点共线 . 证明   ∵ D 为 MC 的中点,且 D 为 AB 的中点, ∴ = + . ∴ = - = . 同理可证明 = - = . ∴ = - . ∴ , 共线,又 与 有公共点 A . ∴ M , A , N 三点共线 . 通性通法 证明 A , B , C 三点共线的步骤 ( 1 )证明其中两点组成的向量与另外两点组成的向量共线; ( 2 )说明两向量有公共点; ( 3 )下结论,即 A , B , C 三点共线 . 角度二 : 垂直问题 【例 2 】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 P 是对角线 BD (异于 B , D )上的一点,四边形 PECF 是矩形,用向量证明: PA ⊥ EF . 证明   法一   设正方形边长为 a ,由于 P 是对角线 BD 上的一点,可设 = λ ( 0 < λ < 1 ) . 则 = - = - λ = - λ ( + ) = ( 1 - λ ) - λ . 又因为 = - = ( 1 - λ ) - λ , 所以 · = [ ( 1 - λ ) - λ ] · [ ( 1 - λ ) - λ ] = ( 1 - λ ) 2 · - ( 1 - λ ) λ · - λ ( 1 - λ ) · + λ 2 · = - λ ( 1 - λ ) a 2 + λ ( 1 - λ ) a 2 = 0 , 因此 ⊥ ,故 PA ⊥ EF . 法二   以 D 为原点, DC , DA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 设正方形边长为 a ,由于 P 是对角线 BD 上的一点,设 DP = λDB = λa ( 0 < λ < 1 ),则 A ( 0 , a ), P ( λa , λa ), E ( a , λa ), F ( λa , 0 ), 于是 = ( - λa , a - λa ), = ( λa - a , - λa ), 因此 · = - λa ( λa - a ) - ( a - λa ) λa = - λ 2 a 2 + λa 2 - λa 2 + λ 2 a 2 =0 ,因此 ⊥ ,故 PA ⊥ EF . 通性通法 向量法证明平面几何中 AB ⊥ CD 的方法 ( 1 ) ① 选择一组向量作基底; ② 用基底表示 和 ; ③ 证明 · 的值为 0 ; ④ 给出几何结论 AB ⊥ CD ; ( 2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先求 , 的坐标, = ( x 1 , y 1 ), = ( x 2 , y 2 ),再计算 · 的值为 0 ,从而得到几何结论 AB ⊥ CD . 角度三 : 长度问题 【例 3 】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D = 1 , AB = 2 ,对角线 BD = 2 ,求对角线 AC 的长 . 解   设 = a , = b , 则 = a - b , = a + b , 而 | |=| a - b |= = = = 2 ,   ① | | 2 =| a + b | 2 = a 2 + 2 a · b + b 2 =| a | 2 + 2 a · b +| b | 2 = 1 + 4 + 2 a · b . ∵ 由 ① 得 2 a · b =1 , ∴ | | 2 =6 , ∴ | |= ,即 AC = . 通性通法 利用向量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6.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6.4.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学案)
下载提示

恭喜您下载成功!您的下载是我们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不竭动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