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课时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综合问题
课程标准
1.
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
.利用面积公式,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函数公式求解综合问题.
新知初探
·
课前预习
——
突出基础性
教
材
要
点
要点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
.已知
△
ABC
的内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则
△
ABC
的面积公式为
(1)
S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2)
S
=
a
·
h
a
=
b
·
h
b
=
c
·
h
c
(
h
a
,
h
b
,
h
c
表示
a
,
b
,
c
边上的高
)
.
2
.
△
ABC
中的常用结论
(1)
A
+
B
+
C
=
____
__
,
sin (
A
+
B
)
=
______
,
cos (
A
+
B
)
=
______
;
(2)
大边对大角,即
a
>
b
⇔
A
>
B
⇔sin
A
>sin
B
;
(3)
任意两边之和
______
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
______
第三边.
夯
实
双
基
1
.判断正误
(
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1)
公式
S
=
ab
sin
C
适合求任意三角形的面积.
(
)
(2)
三角形中已知三边无法求其面积.
(
)
(3)
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一角就能求三角形的面积.
(
)
(4)
在
△
ABC
中,
A
>
B
⇔cos
A
>cos
B
.
(
)
2
.在
△
ABC
中,若
AB
=
1
,
AC
=
,
A
=
,则
S
△
ABC
的值为
(
)
A
.
2
B
.
C
.
1
D
.
3
.在
△
ABC
中,内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是
a
,
b
,
c
,
a
=
1
,
C
=
45°
,
△
ABC
的面积为
2
,则
b
=
(
)
A
.
2
B
.
4 C
.
4
D
.
4
4
.在
△
ABC
中,
bc
=
20
,
S
△
ABC
=
5
,
△
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3
,则
a
=
________
.
题型探究
·
课堂解透
——
强化创新性
题型
1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例
1
[2022·
福建三明高一期末
]
在锐角
△
ABC
中,
a
,
b
,
c
分别是角
A
,
B
,
C
所对的边,且
b
=
2
c
sin
B
.
(1)
求角
C
的大小;
(2)
若
c
=
,且
a
+
b
=
3
,求
△
ABC
的面积.
题后师说
1
.
求三角形的面积,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条件,转化为求两边及其夹角的正弦问题,要注意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
.余弦定理中,要注意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巩固训练
1
已知
a
、
b
、
c
分别为
△
ABC
三个内角
A
、
B
、
C
的对边,
a
cos
C
+
a
sin
C
-
b
-
c
=
0.
(1)
求
A
;
(2)
若
a
=
2
,
△
ABC
的面积为
,求
b
、
c
.
题型
2
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
例
2
[2022·
广东肇庆高一期末
]
在
△
ABC
中,内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已知
a
sin
A
-
b
sin
B
=
c
(sin
A
-
sin
C
)
.
(1)
求
B
;
(2)
若
b
=
,求
△
ABC
面积的最大值.
题后师说
求三角形面积最值的方法
巩
固训练
2
[2022·
河北唐山高一期末
]
△
ABC
的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已知
c
sin
A
+
c
cos
A
=
a
+
b
.
(1)
求
C
;
(2)
若
D
为
AB
的中点,
CD
=
1
,求
△
ABC
面积的最大值.
题型
3
余弦、正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例
3
[2022·
山东滨州高一期末
]
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
ABCD
中,
∠
B
=
120°
,
AB
=
2
,
AD
=
2
,
△
ABC
的面积为
.
(1)
求
AC
;
(2)
求
∠
ACD
.
题后师说
在平面几何中求边、求角,通常思路是先找所求的边、角所在的三角形,再在三角形中通过余弦、正弦定理求边和角.
巩固训练
3
[2022·
河北沧州高一期中
]
如图,在
△
ABC
中,
AB
=
2
,
AC
=
1
,
B
=
,点
D
在边
BC
上,且
cos ∠
ADB
=-
.
(1)
求
AD
;
(2)
求
△
ACD
的面积.
第
4
课时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综合问题
新知初探
·
课前预习
[
教材要点
]
要点
1
.
(1)
ab
sin
C
ac
sin
B
bc
sin
A
2
.
(1)180°
sin
C
-
cos
C
(3)
大于 小于
[
夯实双基
]
1
.
答案:
(1)√
(2)×
(3)√
(4)×
2
.
解析:
S
△
ABC
=
·
sin
A
=
=
,故选
D.
答案:
D
3
.
解析:
由题可知,
ab
sin
C
=
2⇒
×
1·
b
·
=
2⇒
b
=
4
.
故选
C.
答案:
C
4
.
解析:
由
S
△
ABC
=
5
,有
bc
sin
A
=
×
20
×
sin
A
=
5⇒sin
A
=
,
再由正弦定理有
=
2
×
3
,即
a
=
×
2
×
3
=
3.
答案:
3
题型探究
·
课堂解透
例
1
解析:
(1)
因为
b
=
2
c
sin
B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sin
B
=
2sin
C
sin
B
,
因为
sin
B
≠0
,则
sin
C
=
,又因为
C
是锐角,
故
C
=
60°.
(2)
由余弦定理,得
c
2
=
a
2
+
b
2
-
2
ab
cos 60°
,
所以
6
=
(
a
+
b
)
2
-
3
ab
=
9
-
3
ab
,
又因为
a
+
b
=
3
,所以
ab
=
1
,
则
S
△
ABC
=
ab
sin
C
=
.
巩固训练
1
解析:
(1)
由正弦定理得:
sin
A
cos
C
+
sin
A
sin
C
-
sin
B
-
sin
C
=
0
,又
A
+
C
=
π
-
B
,则
sin
B
=
sin (
A
+
C
)
=
sin
A
cos
C
+
sin
C
cos
A
,
则
sin
A
cos
C
+
sin
A
sin
C
-
sin
A
cos
C
-
sin
C
cos
A
-
sin
C
=
0
,整理得
sin
A
sin
C
-
sin
C
cos
A
-
sin
C
=
0
,又
s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6.4.3 第4课时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综合问题 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