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同步资源 高中数学 同步备课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6.4.3 第二课时 正弦定理(学案)

2024 人教A版 全国 学案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必修第二册 高一下 DOCX   8页   下载92   2024-04-02   浏览53   收藏165   点赞242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6.4.3 第二课时 正弦定理(学案) 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6.4.3 第二课时 正弦定理(学案) 第2页
剩余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6.4.3   第二课时   正弦定理 如图所示,若想知道河对岸的一点 A 与岸边一点 B 之间的距离,而且已经测量出了 BC 的长度,也想办法得到了 ∠ ABC 与 ∠ ACB 的大小 . 问题   你能借助这三个量,求出 AB 的长度吗?                                                    知识点   正弦定理 文字 语言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  正弦  的比相等 符号 语言 = = ( △ ABC 中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 提醒   正弦定理的变形形式 : 若 R 为 △ ABC 外接圆的半径,则 ① a = 2 R sin A , b = 2 R sin B , c = 2 R sin C ; ② sin A = , sin B = , sin C = ; ③ sin A ∶ sin B ∶ sin C = a ∶ b ∶ c ; ④ = 2 R . 如图,在 Rt△ ABC 中, , , 各自等于什么? 提示: = = = c . 1. 在 △ ABC 中,下列等式总能成立的是(    ) A. a cos C = c cos A      B. b sin C = c sin A C. ab sin C = bc sin B D. a sin C = c sin A 解析: D   由正弦定理易知,选项 D 正确 . 2. 在 △ ABC 中, a = 15 , b = 10 , A = 60 ° ,则 sin B = (    ) A. B. C. D. 解析: A   由 = ,故 = ,解得 sin B = . 故选 A. 3. 在 △ ABC 中,若 A = 60 ° , B = 45 ° , BC = 3 ,则 AC = (    ) A.4 B.2 C. D. 解析: B   由正弦定理 = ,得 = ,所以 AC = × = 2 . 题型一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例 1 】   在 △ ABC 中,已知 a = 8 , B = 60 ° , C = 75 ° ,求 A , c . 解   A = 180 ° - ( B + C ) = 180 ° - ( 60 ° + 75 ° ) = 45 ° . 由 = 得, c = = = = 4 ( + 1 ) . 所以 A = 45 ° , c = 4 ( + 1 ) . 通性通法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的一般步骤   在 △ ABC 中, B = , C = , a = 5 ,则此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   解析: ∵ B = , C = , ∴ A = , ∴ B 所对的边最大, ∵ = , ∴ b = = = 5 . 答案: 5 题型二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例 2 】   在 △ ABC 中,已知 a = , b = , B = 45 ° ,解此三角形 . 解   由正弦定理 = ,知 sin A = = , ∵ b < a , ∴ A = 60 ° 或 120 ° , 当 A = 60 ° 时, C = 180 ° - A - B = 75 ° , ∴ c = = = ; 当 A = 120 ° 时, C = 180 ° - A - B = 15 ° , ∴ c = = = . 故当 A = 60 ° 时, C = 75 ° , c = ; 当 A = 120 ° 时, C = 15 ° , c = . ( 变条件 ) 若本例中 “ B = 45 ° ” 变为 “ A = 60 ° ” 其他条件不变,解此三角形 . 解: 由正弦定理 = ,知 sin B = = , ∵ b < a , ∴ B = 45 ° , ∴ C = 75 ° , ∴ c = = = . 通性通法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步骤 1. 在 △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是 a , b , c ,若 a = 4 , b = 3 , sin A = ,则 B = (    ) A. B. C. 或 D. 或 解析: A   由题意可得 sin B = = = ,则 B = 或 B = . 因为 b < a ,所以 B < A ,所以 B = . 故选 A. 2. 在 △ ABC 中,若 a = 6 , b = 6 , A = 30 ° ,则 B = (    ) A.60 ° B.60 ° 或 120 ° C.60 ° 或 150 ° D.120 ° 解析: B   a < b ⇒ A < B ⇒ B > 30 ° ,由正弦定理可知 = , ∴ sin B = = = , ∵ B ∈ ( 30 ° , 180 ° ), ∴ B = 60 ° 或 120 ° . 故选 B. 题型三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 3 】   ( 1 )若 a cos B = b cos A ,则 △ ABC 是        三角形;   ( 2 )若 a cos A = b cos B ,则 △ ABC 是        三角形 .   解析   ( 1 )由正弦定理 = ,得 = . 又 a cos B = b cos A ,所以 = ,所以 = ,所以 sin A· cos B = sin B· cos A ,即 sin A· cos B - sin B· cos A = 0 ,故 sin ( A - B ) = 0. 因为 A , B 是三角形内角,所以 A - B = 0 ,则 A = B ,故 △ ABC 是等腰三角形 . ( 2 )由正弦定理 = ,得 = . 又 a cos A = b cos B ,所以 = ,所以 = ,所以 sin A· cos A = sin B· cos B ,所以 2sin A· cos A = 2sin B· cos B ,即 sin 2 A = sin 2 B . 因为 A , B 为三角形内角,所以 2 A = 2 B 或 2 A + 2 B = π ,得 A = B 或 A + B = ,故 △ 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 答案   ( 1 )等腰   ( 2 )等腰或直角 通性通法 利用正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 ( 1 )化边为角:将题目中的所给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再根据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得到三个内角的关系,进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 2 )化角为边:将题目中的所给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化角为边,再根据代数恒等变换得到边的关系(如 a = b , a 2 + b 2 = c 2 ),进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 已知在 △ ABC 中, a , b , c 分别是角 A , B , C 的对边,若 = = ,则 △ ABC 是(    )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6.4.3 第二课时 正弦定理(学案)
下载提示

恭喜您下载成功!您的下载是我们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不竭动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