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讲 函数与导数
一、知识回扣
1.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1)
求函数定义域的类型和相应方法
若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
常见函数的值域
①
一次函数
y
=
kx
+
b
(
k
≠0)
的值域为
R
;
②
二次函数
y
=
ax
2
+
bx
+
c
(
a
≠0)
:当
a
>0
时,值域为
,当
a
<0
时,值域为
;
③
反比例函数
y
=
(
k
≠0)
的值域为
{
y
∈
R
|
y
≠0}
.
2.
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
(1)
奇偶性是函数在其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
x
(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
,都有
f
(
-
x
)
=
_
-
f
(
x
)
__
成立,则
f
(
x
)
为奇函数
(
都有
f
(
-
x
)
=
_
f
(
x
)
__
成立,则
f
(
x
)
为偶函数
)
.
(2)
周期性是函数在其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一般地,对于函数
f
(
x
)
,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
x
的值,若
_
f
(
x
+
T
)
=
f
(
x
)(
T
≠0)
__
,则
f
(
x
)
是周期函数,
T
是它的一个周期.
3.
关于函数周期性、对称性的结论
(1)
函数的周期性
①
若函数
f
(
x
)
满足
f
(
x
+
a
)
=
f
(
x
-
a
)
,则
f
(
x
)
为周期函数,
_
2
a
__
是它的一个周期;
②
若函数
f
(
x
)
满足
f
(
x
+
a
)
=
,则
f
(
x
)
为周期函数,
_
2
a
__
是它的一个周期;
③
若函数
f
(
x
)
满足
f
(
x
+
a
)
=-
f
(
x
)
,则
f
(
x
)
为周期函数,
_
2
a
__
是它的一个周期.
(2)
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①
若函数
y
=
f
(
x
)
满足
f
(
a
+
x
)
=
f
(
b
-
x
)
,
则函数
f
(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
对称.
②
若函数
y
=
f
(
x
)
满足
f
(
a
+
x
)
=-
f
(
b
-
x
)
,
则函数
f
(
x
)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
4.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在其定义域上的局部性质.
①
单调性的定义的等价形式:设任意
x
1
,
x
2
∈
[
a
,
b
]
,且
x
1
≠
x
2
,
那么
(
x
1
-
x
2
)[
f
(
x
1
)
-
f
(
x
2
)]>0
⇔
>0
⇔
f
(
x
)
在
[
a
,
b
]
上是
_
增
__
函数;
(
x
1
-
x
2
)[
f
(
x
1
)
-
f
(
x
2
)]<0
⇔
<0
⇔
f
(
x
)
在
[
a
,
b
]
上是
_
减
__
函数.
②
若函数
f
(
x
)
和
g
(
x
)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
f
(
x
)
+
g
(
x
)
是减函数;若函数
f
(
x
)
和
g
(
x
)
都是增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
f
(
x
)
+
g
(
x
)
是增函数;根据同增异减判断复合函数
y
=
f
(
g
(
x
))
的单调性.
5.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
(1)
定点:
y
=
a
x
(
a
>0
,且
a
≠1)
恒过
(0,1)
点;
y
=
log
a
x
(
a
>0
,且
a
≠1)
恒过
(1,0)
点.
(2)
单调性:当
a
>1
时,
y
=
a
x
在
R
上单调递增;
y
=
log
a
x
在
(0
,+
∞)
上单调递增;
当
0<
a
<1
时,
y
=
a
x
在
R
上单调递减;
y
=
log
a
x
在
(0
,+
∞)
上单调递减.
6.
函数与方程
(1)
零点定义:
x
0
为函数
f
(
x
)
的零点
⇔
f
(
x
0
)
=
0
⇔
(
x
0,
0)
为
f
(
x
)
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
(2)
确定函数零点的三种常用方法
①
解方程判定法:解方程
f
(
x
)
=
0
;
②
零点存在性定理法:根据连续函数
y
=
f
(
x
)
满足
f
(
a
)
f
(
b
)<0
,判断函数在区间
(
a
,
b
)
内存在零点;
③
数形结合法:尤其是方程两端对应的函数类型不同时多用此法求解.
7.
导数的几何意义
(1)
f
′(
x
0
)
的几何意义:曲线
y
=
f
(
x
)
在点
(
x
0
,
f
(
x
0
))
处的切线的斜率,该切线的方程为
y
-
f
(
x
0
)
=
f
′(
x
0
)·(
x
-
x
0
)
.
(2)
切点的两大特征:
①
在曲线
y
=
f
(
x
)
上;
②
在切线上.
8.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1)
求可导函数单调区间的一般步骤
①
求函数
f
(
x
)
的定义域;
②
求导函数
f
′(
x
)
;
③
由
f
′(
x
)>0
的解集确定函数
f
(
x
)
的单调增区间,由
f
′(
x
)<0
的解集确定函数
f
(
x
)
的单调减区间.
(2)
由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①
若可导函数
f
(
x
)
在区间
M
上单调递增,则
f
′(
x
)≥0(
x
∈
M
)
恒成立;若可导函数
f
(
x
)
在区间
M
上单调递减,则
f
′(
x
)≤0(
x
∈
M
)
恒成立;
②
若可导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单调递增
(
减
)
区间,
f
′(
x
)>0(
或
f
′(
x
)<0)
在该区间上存在解集;
③
若已知
f
(
x
)
在区间
I
上的单调性,区间
I
中含有参数时,可先求出
f
(
x
)
的单调区间,则
I
是其单调区间的子集.
9.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1)
求函数的极值的一般步骤
①
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
解方程
f
′(
x
)
=
0
;
③
判断
f
′(
x
)
在方程
f
′(
x
)
=
0
的根
x
0
附近两侧的符号变化:
若左正右负,则
x
0
为极
_
大
__
值点;
若左负右正,则
x
0
为极
_
小
__
值点;
若不变号,则
x
0
不是极值点.
(2)
求函数
f
(
x
)
在区间
[
a
,
b
]
上的最值的一般步骤
①
求函数
y
=
f
(
x
)
在
(
a
,
b
)
内的极值;
②
比较函数
y
=
f
(
x
)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
f
(
a
)
,
f
(
b
)
的大小,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二、易错提醒
1.
解决函数问题时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要树立定义域优先原则.
2.
解决分段函数问题时,要注意与
2024届新教材高中数学二轮复习函数与导数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