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
借助向量的运算,探索三角形边长与角度的关系
逻辑推理
2.
掌握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数学运算
3.
能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
第一课时
余弦定理
利用现代测量工具,可以方便地测出三点之间的一些距离和角,从而可得到未知的距离与角
.
问题
例如,如图所示,
A
,
B
分别是两个山峰的顶点,在山脚下任意选择一点
C
,然后使用测量仪得出
AC
,
BC
以及
∠
ACB
的大小
.
你能根据这三个量求出
AB
的距离吗?
知识点一
余弦定理
文字
表述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
平方的和
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
积的两倍
公式
表达
a
2
=
b
2
+
c
2
-
2
bc
cos
A
,
b
2
=
c
2
+
a
2
-
2
ca
cos
B
,
c
2
=
a
2
+
b
2
-
2
ab
cos
C
推论
cos
A
=
,
cos
B
=
,
cos
C
=
知识点二 解三角形
一般地,三角形的三个角
A
,
B
,
C
和它们的对边
a
,
b
,
c
叫做三角形的
元素
.
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
其他元素
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
1.
在
△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若
a
2
+
b
2
<
c
2
,则
△
ABC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解析:
D
因为
a
2
+
b
2
<
c
2
,由余弦定理可得
cos
C
=
<
0
,又由
C
∈
(
0
,
π
),所以
C
∈
(
,
π
)
,所以
△
ABC
是钝角三角形
.
故选
D.
2.
在
△
ABC
中,已知
a
=
9
,
b
=
2
,
C
=
150
°
,则
c
=
(
)
A.
B.8
C.10
D.7
解析:
D
由余弦定理得:
c
=
=
=
7
.
故选
D.
3.
在
△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若
a
=
1
,
b
=
,
c
=
,则
B
=
.
解析: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cos
B
=
=
=
-
.
又
0
°
<
B
<
180
°
,
∴
B
=
150
°
.
答案:
150
°
题型一
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形
【例
1
】
(
1
)在
△
ABC
中,已知
b
=
60 cm
,
c
=
60
cm
,
A
=
,则
a
=
cm
;
(
2
)在
△
ABC
中,若
AB
=
,
AC
=
5
,且
cos
C
=
,则
BC
=
.
解析
(
1
)由余弦定理得:
a
=
=
=
60
(
cm
)
.
(
2
)由余弦定理得:(
)
2
=
5
2
+
BC
2
-
2
×
5
×
BC
×
,所以
BC
2
-
9
BC
+
20
=
0
,解得
BC
=
4
或
5.
答案
(
1
)
60
(
2
)
4
或
5
通性通法
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
1
)若已知角是其中一边的对角,可用余弦定理列出关于第三边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
2
)若已知角是两边的夹角,则直接运用余弦定理求出另外一边,再用余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
和定理求其他角
.
1.
在
△
ABC
中,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若
a
=
3
,
b
=
2
,
cos
(
A
+
B
)
=
,则
c
=
(
)
A.4
B.
C.3
D.
解析:
D
cos
C
=
-
cos
(
A
+
B
)
=
-
.
又由余弦定理得
c
2
=
a
2
+
b
2
-
2
ab
cos
C
=
9
+
4
-
2
×
3
×
2
×
(
-
)=
17
,所以
c
=
.
故选
D.
2.
在
△
ABC
中,角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已知
b
=
50
,
c
=
150
,
B
=
30
°
,则
a
=
.
解析:
在
△
ABC
中,
b
=
50
,
c
=
150
,
B
=
30
°
,由余弦定理得
b
2
=
a
2
+
c
2
-
2
ac
cos
B
,(
50
)
2
=
a
2
+
150
2
-
2
×
150
×
a
,
a
2
-
150
a
+
15 000
=
0
,(
a
-
100
)(
a
-
50
)
=
0
,解得
a
=
100
或
a
=
50
.
答案:
100
或
50
题型二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解三角形
【例
2
】
在
△
ABC
中,已知
a
=
2
,
b
=
6
+
2
,
c
=
4
,求
A
,
B
,
C
的大小
.
解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cos
A
=
=
=
.
∵
A
∈
(
0
,
π
),
∴
A
=
,
cos
C
=
=
=
,
∵
C
∈
(
0
,
π
),
∴
C
=
.
∴
B
=
π
-
A
-
C
=
π
-
-
=
,
∴
A
=
,
B
=
,
C
=
.
通性通法
已知三角形三边解三角形的方法
先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求出一个角的余弦值,从而求出第一个角;再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求出第二个角;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
1.
在
△
ABC
中,
a
,
b
,
c
分别是角
A
,
B
,
C
的对边,若
a
2
-
b
2
=
c
2
-
bc
,则
A
=
(
)
A.135
°
B.60
°
或
120
°
C.45
°
D.135
°
或
45
°
解析:
C
a
2
-
b
2
=
c
2
-
bc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cos
A
=
=
,故
A
=
45
°
.
故选
C.
2.
在
△
ABC
中,已知
a
∶
b
∶
c
=
2
∶
∶
(
+
1
),求各内角的度数
.
解:
由
a
∶
b
∶
c
=
2
∶
∶
(
+
1
),令
a
=
2
k
,
b
=
k
,
c
=
(
+
1
)
k
(
k
>
0
)
.
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
cos
A
=
=
=
,
∴
A
=
45
°
.
cos
B
=
=
=
,
2023-2024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6.4.3 第一课时 余弦定理(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