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同步资源 高中数学 同步备课

2023-202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3册 7.1.1 条件概率 学案

2024 人教A版 全国 学案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高二下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DOCX   5页   下载2842   2024-02-01   浏览65   收藏1406   点赞2745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3-202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3册 7.1.1 条件概率 学案 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3册 7.1.1 条件概率 学案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课程目标 能够结合具体实例,了解条件概率及其与独立性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感悟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含义,知道可以通过随机变量更好地刻画随机现象. 理解伯努利试验,掌握二项分布,了解超几何分布. 感悟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知道连续型随机变量. 基于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1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 7.1.1  条件概率 素养目标 · 定方向 学习目标 特别关注 1 .结合古典概型,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能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 2 .结合古典概型,了解条件概率与独立性的关系. 3 .结合古典概型,会用乘法公式计算概率 . 重点: 条件概率的概念,事件的独立性与条件概率的关系,概率的乘法公式. 难点: 条件概率意义的理解. 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 必备知识 · 探新知   知识点 1  条件概率 (1) 定义:一般地,设 A , B 为两个随机事件,且 P ( A )>0 ,我们称 _ P ( B | A ) = __ 为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简称条件概率. (2) 特例:当 P ( A )>0 时,当且仅当事件 A 与 B 相互独立时,有 P ( B | A ) = P ( B ) . 思考: P ( B | A ) 和 P ( A | B ) 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 提示: P ( B | A ) 是指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概率,而 P ( A | B ) 是指在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A 发生的概率,因此 P ( B | A ) 和 P ( A | B ) 的意义不同.   知识点 2  概率的乘法公式 对任意两个事件 A 与 B ,若 P ( A ) > 0 ,则 P ( AB ) = P ( A )· P ( B | A ) .   知识点 3  条件概率的性质 设 P ( A )>0 ,则 (1) P ( Ω | A ) = 1 ; (2) 如果 B 和 C 是两个互斥事件,则 P ( B ∪ C | A ) = P ( B | A ) + P ( C | A ) ; (3) 设 和 B 互为对立事件,则 P ( | A ) = 1 - P ( B | A ) .   知识点 4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1) 事件 A 与事件 B 相互独立:对任意的两个事件 A 与 B ,如果 P ( AB ) = P ( A )· P ( B ) 成立,则称事件 A 与事件 B 相互独立,简称为独立. (2) 性质:若事件 A 与事件 B 相互独立,则 A 与 , 与 B , 与 也都相互独立, P ( B | A ) = P ( B ) , P ( A | B ) = P ( A ) . 关键能力 · 攻重难 题型探究 题型一 利用定义求条件概率 典例 1  浙江一高中生在进行高考选考科目 “ 7 选 3 ” 的选择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暂时只确定技术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另外 2 门准备随机抽取.已知在剩下的 6 门科目中有 3 门理科科目 ( 物理、化学、生物 ) 和 3 门文科科目 ( 政治、历史、地理 ) ,如果他从中依次抽取 2 门,求: (1) 第 1 次抽到理科科目的概率; (2) 第 1 次抽到理科科目且第 2 次抽到文科科目的概率; (3) 在第 1 次抽到理科科目的条件下,第 2 次抽到文科科目的概率; (4) 在第 1 次抽到理科科目的条件下,第 2 次抽到政治或地理的概率. [ 解析 ]   (1) 根据题意,从 6 个科目中依次抽取 2 门,该试验的样本空间 Ω 包含的样本点个数 n ( Ω ) = A = 30. 设 “ 第 1 次抽到理科科目 ” 为事件 A ,则 n ( A ) = A × A = 15 , 于是 P ( A ) = = = . (2) 设 “ 第 2 次抽到文科科目 ” 为事件 B ,则 “ 第 1 次抽到理科科目且第 2 次抽到文科科目 ” 为事件 AB , n ( AB ) = A × A = 9 ,所以 P ( AB ) = = = . (3) 方法一 ( 定义法 ) : P ( B | A ) = = = . 方法二 ( 基本事件法 ) : P ( B | A ) = = = . (4) 设 “ 第 2 次抽到政治 ” 为事件 C , “ 第 2 次抽到地理 ” 为事件 D ,则 P ( C ∪ D | A ) = P ( C | A ) + P ( D | A ) = + = + = . [ 规律方法 ]   求条件概率 P ( B | A ) 的步骤 方法一 ( 定义法 ) : (1) 分析题意,弄清概率模型; (2) 计算 P ( A ) , P ( AB ) ; (3) 代入公式 P ( B | A ) = 求 P ( B | A ) . 方法二 ( 基本事件法 ) : (1) 分析题意,弄清概率模型; (2) 对于古典概型,分别计算 A 事件包含的样本点个数, AB 事件包含的样本点个数; (3) 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P ( B | A ) = 得出所求概率. 【对点训练】 ❶ 盒内装有除型号和颜色外完全相同的 16 个球,其中 6 个是 E 型玻璃球, 10 个是 F 型玻璃球. E 型玻璃球中有 2 个是红色的, 4 个是蓝色的; F 型玻璃球中有 3 个是红色的, 7 个是蓝色的.现从中任取 1 个,已知取到的是蓝球,问该球是 E 型玻璃球的概率是多少? [ 解析 ]   (1) 令事件 A = { 取得蓝球 } , B = { 取得蓝色 E 型玻璃球 } . 解法一: ∵ P ( A ) = , P ( A ∩ B ) = = , ∴ P ( B | A ) = = = . 解法二: ∵ n ( A ) = 11 , n ( A ∩ B ) = 4 , ∴ P ( B | A ) = = . 题型二 概率的乘法公式 典例 2   (1) 已知 P ( A ) = 0.4 , P ( B ) = 0.5 , P ( A | B ) = 0.6 ,则 P ( B | A ) = _ 0.75 __ ; (2) 某市场供应的灯泡中,甲厂产品占 70% ,乙厂产品占 30% ,甲厂产品的合格率是 95%
2023-2024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3册 7.1.1 条件概率 学案
下载提示

恭喜您下载成功!您的下载是我们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不竭动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