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考备考资源 高考数学

2024届新教材高中数学二轮复习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学案

2024 集合和常用逻辑用语 全国 学案 二轮专题 DOCX   1页   下载4540   2024-02-01   浏览177   收藏1360   点赞1615   评分-   免费文档
2024届新教材高中数学二轮复习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学案 第1页
第 1 讲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 一、知识回扣 1. 集合 (1) 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 A ∪ B = A ⇔ _ B __ ⊆ A ; A ∩ B = B ⇔ B _ ⊆ __ A . (2) 子集、真子集个数计算公式 对于含有 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 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 _ 2 n, 2 n - 1 , 2 n - 1 , 2 n - 2 __. (3) 集合运算中的常用方法 若已知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求解;若已知的集合是点集,用数形结合法求解;若已知的集合是抽象集合,用 Venn 图求解. 2. 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及其否定 (1) 全称量词命题 p : ∀ x ∈ M , p ( x ) ,其否定为存在量词命题: _ ¬ p : ∃ x ∈ M , ¬ p ( x ) __. (2) 存在量词命题 p : ∃ x ∈ M , p ( x ) ,其否定为全称量词命题: _ ¬ p : ∀ x ∈ M , ¬ p ( x ) __. 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三种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 p ⇒ q ,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 或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 ;若 p ⇒ q ,且 q p ,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或 q 是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 (2) 集合法: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命题 p : x ∈ A ,命题 q : x ∈ B ,若 A ⊆ B ,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 ;若 A  B ,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q 是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若 A = B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3) 等价法:将命题等价转化为另一个便于判断真假的命题. 二、易错提醒 1. 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定要理解好集合的含义 —— 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 { x | y = lg x }—— 函数的定义域; { y | y = lg x }—— 函数的值域; {( x , y )| y = lg x }——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2. 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在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 3.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解题时勿漏 ∅ 的情况. 4. 注重数形结合在集合问题中的应用,列举法常借助 Venn 图解题,描述法常借助数轴来运算,求解时要特别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5. 判断命题的真假要先明确命题的构成.由命题的真假求某个参数的取值范围,还可以从集合的角度来思考,将问题转化为集合间的运算. 6. 对于含有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量词的改写;二是结论的否定 .
2024届新教材高中数学二轮复习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学案
下载提示

恭喜您下载成功!您的下载是我们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不竭动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