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中考 一轮复习

电荷电流与电路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知识点+练习)

2024 全国 学案 物理 中考 DOCX   9页   下载2309   2024-02-10   浏览90   收藏933   点赞680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电荷电流与电路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知识点+练习) 第1页
电荷电流与电路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知识点+练习) 第2页
剩余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 一 讲 电荷、电流与电路 学习目标: 1 . 认识 摩擦 起电 现象,知道 电荷间 的相互作用规律 2 . 知道 验电器的构造 、 作用及工作原理, 知道电荷量 及其单位 3 . 知道 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4 . 知道 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知道通路、 断路 、 短路 的特点 知识点一:电学基本概念 1 . 带电体 : 具有 吸引轻小物质的物体 ,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 .电荷: 电荷是物质、原子或电子等所带的电的量,单位是库仑(符号为 C )。 3 . 原子及结构: 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还 含不带电的 中子),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当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不相等时,该物体带有静电。 4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 )摩擦起电 ①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 ② 原因: 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了,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 ③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正负电荷分开 。 ( 2 )接触带电:一个不带电的导体跟另一个带电体接触后分开,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 。 5 .两种电荷 ( 1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正电荷 用“+”号表 示 。 ( 2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负电荷 用“—”号 表示 。 例题讲解 一.选择题 1 .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 B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柱被挤压后“吸”在一起 C .树叶被行驶的汽车“吸”入车底 D .经常使用的电风扇叶片“吸”附上灰尘 【解答】解: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带了电,能“吸”起纸屑,这是带电体有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的性质。 A 、拔火罐使用时,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使罐内气体温度升高,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因此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引起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柱被挤压后能“吸”在一起,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 B 不符合题意; C 、行驶的汽车,车底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汽车附近稍远处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压强差把树叶“吸”入车底,故 C 不符合题意; D 、经常使用的电风扇叶片容易“吸”附上灰尘,是由于叶片和空气摩擦后带电,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是摩擦起电现象,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2 .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分别是(  ) A .正电荷、正电荷 B .负电荷、负电荷 C .正电荷、负电荷 D .负电荷、正电荷 【解答】解: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故选: C 。 3 .下列关于原子核式结构的描述: ① 电子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②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③ 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作高速旋转; ④ 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 ⑤ 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⑥ 原子核带负电.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②④⑥ B . ②③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④⑤ 【解答】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论认为: ①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②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整体带正电。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但只占有原子核内极少空间; ③ 电子带负电,它是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 所以 ②③⑤ 正确, ①④⑥ 错误。 故选: B 。 4 .将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排尽后“粘”在光滑的墙上,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 A .吃冰棒时会感觉“粘”舌头 B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C .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D .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 【解答】解:排尽塑料吸盘内空气后,吸盘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吸盘“粘”在墙上。 A 、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发生凝固造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 B 不符合题意; C 、穿着的化纤衣服“粘”毛绒,是因为衣服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故 C 不符合题意; D 、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5 .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 .在头发上摩擦过的气球吸引细小水流 B .空间站内水滴吸引塑料板 C .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会“吸”拢 D .自制电磁铁吸引回形针 【解答】解: A 、在头发上
电荷电流与电路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学案(知识点+练习)
下载提示

恭喜您下载成功!您的下载是我们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不竭动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推荐文档
最新文档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