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 2 课时反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4单元 比 例
www.youyi100.com复习导入1.说一说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1)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和面积。(2)圆的周长和半径。(3)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身高。成正比例关系成正比例关系不成比例
www.youyi100.com探究新知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容器的底面积/cm²水的高度/cm1030152020153010605……
www.youyi100.com容器的底面积/cm²1015203060...水的高度/cm302015105...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容器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容器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水的高度随着容器底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容器的底面积/cm²1015203060...水的高度/cm302015105...
容器的底面积/cm²1015203060...水的高度/cm302015105...(3)相对应的容器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300300300300300300体积/cm3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底面积×高度=体积(一定)
归纳总结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 y=k(一定)
如果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关系。你能举出生活中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吗?如果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填一填。名称共同点不同点特征关系式正比例 关系两种( )的量,一种量( ),另一种量也随着(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一定。反比例关系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一定。一定( )×( )=( )一定相关联变化变化比值乘积yxkxyk
www.youyi100.com巩固运用每天运的质量/t运货的天数/天(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1.运输队要运一批货物,每天运的质量和运货的天数之间的关系如下。506300115021003754605(教材P46 做一做)
www.youyi100.com(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说一说这个积表示什么。 300×1=300 150×2=300 100×3=300 75×4=300 60×5=300 50×6=300 每天运的质量/吨运货的天数/天300115021003754605506乘积都相等(一定),这个积表示这批货的总量。
(3)运货的天数与每天运的吨数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x运货的天数每天运的吨数yx×y=300(一定)成反比例关系每天运的质量/吨运货的天数/天300115021003754605506
2.给一间长9m、宽6m的教室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地砖数量如下表。所需地砖数量与每块地砖的面积是否成反比例关系?为什么?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教室的面积一定,而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地砖数量的乘积都等于教室的面积。(教材P49 练习九T8)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1)煤的数量一定,使用天数与平均每天的用煤量。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平均每天的用煤量×使用天数=煤的数量(一定),所以使用天数与平均每天的用煤量成反比例关系。(教材P49 练习九T11)
(2)全班的人数一定,按各组人数相等的要求分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每组的人数×组数=全班的人数(一定),所以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成反比例关系。
(3)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体积(一定),所以圆柱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关系。
(4)在一块菜地上只种黄瓜与西红柿两种作物,这两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成反比例关系。因为种黄瓜的面积与种西红柿的面积的和一定,而它们的乘积不一定,所以种黄瓜的面积与种西红柿的面积不成反比例关系。
(5)书的总册数一定,按每包册数相等的规定包装书,包数与每包的册数。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每包的册数×包数=书的总册数(一定),所以包数与每包的册数成反比例关系。
www.youyi100.com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www.youyi100.com
教师服务号优翼教师俱乐部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www.youyi100.com
本文件著作权为创作公司所有,仅限于教师教学及其他非商业性和非盈利性用途。如发现盗用、转卖、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本公司将依法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部分素材选自网络,如有争议,请联系删改。声 明
第4单元 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2课时 反比例(课件)-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