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世界古代至中
古
时期——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及中古时期的世界
1
.
(
2023
山东
卷
)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
3
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
A
.
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
B
.
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
.
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
.
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2
.
(
2023
浙江
卷
)史诗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诗主要描写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之间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反映了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堪称一部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该史诗产生于(
)
A
.
古代印度
B
.
古代希腊
C
.
古代埃及
D
.
古巴比伦
3
.
(
2022
河北
卷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公民的男性后代必须接受
8
年的初级教育,富家子弟可继续接受约
4
年的中等教育。公元前
5
世纪末,年满
18
岁公民必须接受两年以军事训练为主的教育。学习内容见如表,下述材料表明,当时雅典(
)
年龄
学习内容
约
6—14
岁
写作、音乐、体育
约
14—18
岁
音乐、讲演、几何学、天文学、修辞学、伦理学
18—20
岁
军事训练、文学、修辞学、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
A
.
构建了完整的公共教育体系
B
.
公民积极追求智慧和健康
C
.
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现状
D
.
重视公民综合素质的培养
4
.
(
2022
辽宁
卷
)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三大
“
创世论
”
神学体系,这些体系中的神话传说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
)
A
.
王权的衰落
B
.
对自然的崇拜
C
.
文字的发展
D
.
对科学的探索
5
.
(
2023
海南
卷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
“
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
”“
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
”
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
A
.
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
.
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
C
.
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
.
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
6
.
(
2023
湖南
卷
)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
“
五经
”“
四书
”
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
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
.
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
.
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
.
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7
.
(
2023
湖南
卷
)公元
723
年,日本太政官奏:
“
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
”
天皇准奏。这(
)
A
.
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
.
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C
.
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
.
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
8
.
(
2023
全国
卷
)有学者认为,直到
13
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
“
统治全人类
”
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
B
.
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
C
.
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
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
9
.
(
2022
海南
卷
)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
“
修建城墙
”
。一
“
墙
”
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
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
A
.
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
B
.
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
C
.
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
D
.
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
10
.
(
2021
重庆
卷
)
15—16
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类似的
“
狂欢节
”
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
A
.
狂欢演出成为娱乐主流
B
.
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味
C
.
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
D
.
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
答案
以及解析
1
.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
“
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
”
,结合图示可知拱门形制在亚述、安息宫殿门和罗马凯旋门上都有应用,说明人类文明之间存在交流和融合,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和融合,
A
项正确;仅从拱门形制的应用,无法断定区域文化的统一,排除
B
项;
“
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
,表述夸大,排除
C
项;仅从建筑的特色,并不能看出民族文化的内核信息,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得出的主要结论: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结合所学可知《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文学中的著名史诗,其主要讲述了古代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婆罗多族的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的故事,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成就,
A
项正确;古代希腊形成的是民主政治,与材料不符,排除
B
项;婆罗多族并不属于古埃及文明,排除
C
项;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史诗
八、世界古代至中古时期——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及中古时期的世界(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精编专辑(十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