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10
月学情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已知集合
且
,则
等于(
)
A.
1
B.
C.
D.
2.
函数
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3.
“
”
是
“
”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设
,则
(
)
A.
B.
C.
1
D.
5.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
砺智石
一书中首先把
“
”
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
“
”
和
“
”
符号,并逐步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
已知
为非零实数,且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6.
已知函数
,任意
,都有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
已知函数
是定义在
上的偶函数,又
,则
,
,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8.
已知集合
,若
,且同时满足:若
,则
;
②
若
,则
.
则集合
的个数为(
)
A.
4
B.
8
C.
16
D.
20
二
、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
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
9.
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组函数
是(
)
A.
B.
C.
D.
10.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
若正实数
,
满足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值
8
B.
有最小值
C.
的最小值是
4
D.
的最小值是
12.
已知函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存在实数
,使得
为偶函数;
B.
存在实数
,使得
为奇函数;
C.
任意
,存在实数
,使得
;
D.
若
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的最大值为
.
三
、
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13.
已知
“
,使得
”
是假命题,则实数的
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
.
14.
若函数
,且
,则实数
的值为
___________
.
15.
函数
的值域为
________
.
16.
设集合
,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
四
、
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
.
解答应写出必要文字说明
、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7.
已知集合
,
,
,实数集
为全集
.
(
1
)
求
,
;
(
2
)
若
是
的必要条件,求
的取值范围
.
18.
(
1
)求值:
;
(
2
)已知
,求
的值
.
19
已知二次函数
满足:
.
(
1
)
求
解析式;
(
2
)
判定函数
在区间
上的单调性,并用单调性定义证明
.
20.
某工厂生产某种元器件,受技术水平的限制,会产生一些次品,根据经验知道,其次品率
与日产量
(万件)之间大体满足关系:
(注:次品率
=
次品数
/
生产量),已知每生产
1
件合格的元件可以盈利
2
a
元,但每生产
1
件次品将亏损
a
元
.
(
1
)
试将生产这种仪器的元件每天的盈利额
S
(万元)表示为日产量
(万件)的函数;
(
2
)
当日产量为多少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21.
已知函数
.
(
1
)
若
,判定函数
的奇偶性;
(
2
)
若
,是否存在实数
,使得不等式
对任意
恒成立?若存在,求
的取值范围;否则说明理由
.
22.
定义:对于函数
,当
时,
的取值集合为
,则称区间
为函数
的
一个
“
倒值映射区间
”.
已知一个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
,当
时,
.
(
1
)
求
的解析式;
(
2
)
求函数
在
内的
“
倒值映射区间
”
;
(
3
)
求函数
在定义域内的所有
“
倒值映射区间
”.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10
月学情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已知集合
且
,则
等于(
)
A.
1
B.
C.
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由
可得
,即可得出答案
.
【详解】
因为集合
且
,
所以
,解得:
.
故选:
C
.
2.
函数
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利用根式和分式有意义即可求解
.
【详解】
要使
有意义,只需要
,解得
且
,
所以
的定义域为
.
故选:
D.
3.
“
”
是
“
”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利用不等式
解法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得
.
【详解】
因为
,
故由
“
”
推不出
“
”
,但由
“
”
可推出
“
”
,
所以
“
”
是
“
”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故选:
B
.
4
设
,则
(
)
A.
B.
C.
1
D.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段函数解析式计算可得
.
【详解】
因为
,
所以
,则
.
故选:
A
5.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
砺智石
一书中首先把
“
”
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
“
”
和
“
”
符号,并逐步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