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界近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1
.
(
2022
江苏
卷
)
1792
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
“
伦敦通讯会
”
通过发展会员、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同时与
“
宪法知识会
”
等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活动。该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
)
A
.
推翻英国君主专制
B
.
争取合法政治权利
C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
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2
.
(
2023
浙江
卷
)
18
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
A
.
赞赏者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
B
.
这些制度不适合欧洲变革需要
C
.
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模糊不清
D
.
中西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差异
3
.
(
2022
辽宁
卷
)
20
世纪初,英国建立文官分类管理制度,采用品位分类的办法。品即官阶,代表等级、地位和报酬;位即职位,代表权力、职资和任务。官阶不随职位变动而改变。这反映了(
)
A
.
贵族传统的延续
B
.
官员地位的降低
C
.
党派干预的加强
D
.
政府职能的扩大
4
.
(
2021
湖南
卷
)
1925
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
)
A
.
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
B
.
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
C
.
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
D
.
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5
.
(
2023
浙江
卷
)有史家认为:
“
虽然道路、圆形剧场、城市的根基、水渠和市场都是其丰功伟业的实物见证,但罗马帝国的遗产和希腊民主时期或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遗产一样,是观念性的。没有这笔遗产,无论是欧洲,还是其后的整个世界,都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
下列各项中,属于
“
这笔遗产
”
的是(
)
A
.
元首制
B
.
罗马法
C
.
万神殿
D
.
大竞技场
6
.
(
2023
湖南
卷
)
17
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
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
)
A
.
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
B
.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C
.
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
D
.
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
7
.
(
2023
湖南
卷
)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
“
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
”
;
“
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
”
。这突出反映了(
)
A
.
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
.
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
.
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
.
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8
.
(
2023
山东
卷
)
1648
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
1815
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
)
A
.
国际协调机制更趋合理
B
.
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
C
.
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
D
.
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
9
.
(
2023
海南
卷
)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
16
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
19
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
.
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
.
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10
.
(
2022
福建
卷
)
16
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
17
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
A
.
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
B
.
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
C
.
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
D
.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11
.
(
2023
浙江
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在
16-18
世纪繁荣的中欧贸易中,瓷器、漆器、织物、壁纸、家具和玩具等各式各样的中国特产涌入欧洲,饮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丝绸与瓷器的魅力促使欧洲人致力于将其生产本土化。
1753
年
7
月
24
日,瑞典王后收到国王赠送的一件特殊生日礼物:一座木结构的中国屋。她描述道:
“
我的长子穿得像个中国王子一样在入口处恭候,随侍的王室侍从则扮成中国文官的模样
……
里面有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印度风格装饰成的大房间,四角各有一只大瓷花瓶。
……
欣赏过所有东西之后,国王陛下下令演出一场配土耳其音乐的中国芭蕾。
”
——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三
为加强对印度的统治,
1853
年,英国议会通过一个新特许状法案,规定印度文官应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实行公开竞争考试。但印度人进入印度文官殿堂的大门非常狭窄。
……
印度成为主权共和国后,肯定了当时已存在的印度
十一、世界近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精编专辑(共十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