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生物与环境——三年(2021-2023)高考生物创新真题精编
1.
【
2023
年湖南卷】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
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
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
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2.
【
2022
年湖南卷】
生境破碎指因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隔断后的碎片称为生境碎片。为研究生境破碎对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种群数量的影响,
2019
年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类型生境碎片进行了相关调查,设置的样地总面积均为
15000m
2
,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境碎片类型
植株数(株)
幼树
小树
成树
合计
5
公顷碎片
21
9
3
33
15
公顷碎片
57
8
17
82
连续森林
39
22
26
8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15000m
2
应是设置的多块调查样地面积之和
B.
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C.
生境破碎利于景东翅子树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D.
不同树龄植株的数量比例反映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3.
【
2022
年辽宁卷】
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为了解虫情,先后两次(间隔
3
天)对该种群展开了调查,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最可能遭遇到的事件为
( )
A.
受寒潮侵袭
B.
遭杀虫剂消杀
C.
被天敌捕杀
D.
被性外激素诱杀
4.
【
2021
年辽宁卷】
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者在城市森林边缘进行了延长光照时间的实验(此实验中人工光源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忽略;实验期间,天气等环境因素基本稳定)。实验持续
15
天:
1~5
天,无人工光照;
6~10
天,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
11~15
天,无人工光照。在此期间,每日黄昏前特定时间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按食性将其归入三种生态功能团,即植食动物(如蛾类幼虫)、肉食动物(如蜘蛛)和腐食动物(如蚂蚁),结果如图。
(
1
)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本研究说明人
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依据是:与
1~5
、
11~15
天相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光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在本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
___________
对节肢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
3
)增加人工光照会对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加强,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
___________
加剧;群落空间结构在
___________
两
个维度发生改变。
(
4
)有人认为本实验只需进行
10
天研究即可,没有必要收集
11~15
天的数据。相比于
10
天方案,
15
天方案除了增加对照组数量以降低随机因素影响外,另一个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
)城市是人类构筑的大型聚集地,在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应
___________
(多选)。
A.
不仅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还需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B.
设置严密围栏,防止动物进入和植物扩散
C.
以整体和平衡的观点进行设计,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D.
选择
长时间景观照明光源时,以有利于植物生长作为唯一标准
5.
【
2023
年山东卷】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
1
)~(
5
)题。
蚜虫的适应策略
蚜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昆虫。春季蚜虫从受精卵开始发育,迁飞到取食宿主上度过夏季,其间行孤雌生殖,经卵胎生产生大量幼蚜;秋季蚜虫迁飞回产卵宿主,行有性生殖,以受精卵越冬。蚜虫周围生活着很多生物,体内还有布氏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
蚜虫以植物为食。植物通过筛管将以糖类为主的光合产物不断运至根、茎等器官。组成筛管的筛管细胞之间通过筛板上的筛孔互通。筛管受损会引起筛管汁液中
Ca
2+
浓度升高,导致筛管中
P
蛋白从结晶态变为非结晶态而堵塞筛孔,以阻止营养物质外泄。蚜虫取食时,将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寻找到筛管,持续吸食筛管汁液,但刺吸的损伤并不引起筛孔堵塞。体外实验表明,筛管
P
蛋白在
Ca
2+
浓度低时呈现结晶态,
Ca
2+
浓度提高后
P
蛋白溶解,加入蚜虫唾液后
P
蛋白重新结晶。
蚜虫仅以筛管汁液为食,其体内的布氏菌从蚜虫获取全部营养元素。筛管汁液的主要营养
成分是糖类,所含氮元素极少。这些氮元素绝大部分以氨基酸形式存在,但
无法完全满足蚜虫的需求。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来源如下表。
氨基酸
组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甲硫
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缬氨酸
植物提供
+
-
-
-
-
-
-
-
/
-
布氏菌合成
-
+
+
+
+
+
+
+
/
+
注:
“-”
代表低于蚜虫需求的量,
“+”
代表
(8)生物与环境(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三年(2021-2023)高考生物创新真题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