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中学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
11
月期中考试
化学(选修)
2023.11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作答第
Ⅰ
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贴上条形码。
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
2B
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n-55
第
Ⅰ
卷
(
选择题
,共
39
分
)
一、单项选择题:共
13
题,每题
3
分,共
39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中国载人登月初步飞行方案公布,计划
2030
年前实现登月。登月发射使用的火箭是长征
9
号火箭,火箭采用煤油、液氢、液氧等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分解水可以制取氢气,分解时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断开
H-O
键放出能量
B
.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C
.该条件下生成物比反应物更为稳定
D
.
寻找合适催化剂可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实现分解水
2
.
下列有关电化学实验装置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①
模拟金属腐蚀,
a
上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棒未被腐蚀
B
.图
②
中桥墩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能确保桥墩不被腐蚀
C
.图
③
可实现反应:
D
.图
④
组装的铜锌原电池,能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
3
.
下列事实
不能
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B.
红棕色的
NO
2
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比原来要深
C.
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D
.
压缩
H
2
和
I
2
(g)
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气体颜色变深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反应
2NO(g)+O
2
(g)
2NO
2
(g)
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
Δ
H
>0
B
.
2 mol SO
2
与
1 mol O
2
混合反应生成
SO
3
,转移电子数为
4×6.02×10
23
C
.常温下,
0.1 mol·L
-1
氨水稀释后,溶液中
的值增大
D
.用
pH
均为
11
的
NaOH
溶液和氨水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消耗氨水的体积更大
5
.
在含
、
和
的溶液中,发生反应:
,其分解机理及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
步骤
①
:
步骤
②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
②
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
B
.加入
可以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C
.该反应的催化剂是
D
.若不加
,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
6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由实验可知,甲、乙、丙所涉及的反应都能使温度计读数上升
B
.将实验甲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相同
C
.实验丙中将环形玻璃搅拌器改为铜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
.实验丙中若用
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醋酸溶液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
△
H
会偏小
7
.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说法正
确的是
A
.某温度下纯水中
c(OH
-
)=4×10
-7
mol·L
-1
,则该温度下
0.1mol·L
-1
的盐酸的
pH<1
B
.
25℃ pH=3
的稀硫酸与
pH=11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7
将
pH=4
的盐酸稀释后,
溶液
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H
+
) > c(OH
-
)
的
溶液
一定呈酸性
8
.
2022
年我国十大科技突破
——
海水直接电解制
H
2
,其工作原理如图,防水透气膜只能水分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为电解池的阴极
B
.去除透气膜,
a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变
C
.
b
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D
.电解池工作时,海水侧的离子浓度理论上逐渐减小
9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图甲表示相同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2BaO
2
(s)
2BaO(s)+O
2
(g)
,
O
2
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
B
.图乙表示
2NO
2
(g)
N
2
O
4
(g)
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且在
t
1
时刻达到平衡
C
.图丙表示向
0.1 mol·L
-1
NH
4
Cl
溶液中滴加
0.1 mol·L
-1
盐酸时,溶液中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D
.图丁表示向
pH
、体积均相同的
HCl
、
CH
3
COOH
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产生的
H
2
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其中曲线
a
表示
HCl
溶液
10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室温下,
pH=1
的溶液中:
Na
+
、
Fe
3+
、
NO
3
—
、
SO
4
2—
B
.含有
0.1mol·L
-1
FeCl
3
的溶液中:
K
+
、
Mg
2+
、
I
—
、
NO
3
—
C
.加入铝粉有
H
2
产生的溶液中:
Na
+
、
NH
4
+
、
Cl
—
、
NO
3
—
D
.室温下,水电离出的
c(H
+
)=1×10
-10
mol·L
-1
的溶液中:
K
+
、
Na
+
、
AlO
2
-
、
SO
4
2—
11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在高温下进行效率更高
B
.电子的移动方向由
b
经外电路到
a
C
.若该电池中有
0.2 mol O
2
参加反应,则有
0.8molH⁺
向
b
迁移
D
.
b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
O
2
+4e
-
+2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