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同步资源 高中语文 考试试卷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全解析版)

2023 期中 高二上 内蒙古 DOCX   9页   下载914   2024-03-10   浏览154   收藏155   点赞461   评分-   免费文档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全解析版) 第1页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全解析版) 第2页
剩余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内蒙古赤峰市 赤峰第 四中 学 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 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中性笔答在答题卡指定答题区域,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留。 3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命题人:郭文慧 审题人:谭莉娟 第 Ⅰ 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 “ ‘ 四书 ’ ,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 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阳货》篇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孔门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庠序教化,学习礼乐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辍。孔子到了武城,对这个小地方化民成俗如此成功喜出望外, “ 莞尔而笑 ” 说 “ 割鸡焉用牛刀 ” 。子游回答,以前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容易引导和管理。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子游的话是对的,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 《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如《子罕》篇中出现了两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一句为 “ 子在川上曰: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另一句为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前者是对于时间和生命流逝的哲思咏叹,后者则是对外境磨砺下的风骨彰显和生命韧性、君子人格的歌颂。正如钟嵘所说, “ 因物喻志,比也 ” 。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本质上紧紧关联如何 在生命里创造永恒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作为人的有限性,达成卓然和不朽。 总体而言,《论语》的文学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对两千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每一位认真阅读《论语》的读者,在掩卷之时,脑海中总会呈现出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常能体会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氛围感。这些情形,恰恰是因为《论语》真正体现了以 “ 文 ” 化人的力量。 (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 “ 文 ” 化人》) 材料二: 读书其实从哪本书开始都可以。但是,要思。读书就是去思,读书是学习,思考。 “ 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第一句就是 “ 学而时习之 ” ,孔子不是告诉你必须如何如何,孔子的语气永远是:我是这么做的,这么想的,你看着办吧。《论语》不辩论,不结论,不指示,不居高临下 “ 比你较为神圣 ” 地 “ 启蒙 ” 。《论语》是讨论、陈述,是对思的启发,对经验的唤醒。读《论语》要思,要体会。真理在思的过程中敞开,就像在黑暗的洞穴里挖矿,忽然,蹦出一颗宝石。 正是那种谦卑低调的语感,经验之思,之谈,令《论语》成为一部伟大的指示,千百年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世俗化的后现代氛围,解构,调侃,怀疑一切,怎么都行,玩世不恭, “ 新就是好 ” ,蔑视传统、经验已经成为常识。《论语》失位已经若干世纪,它本来是汉语的最高之书,现在随便就可以调侃、否定。孔老二、丧家犬,从一个教授的嘴里说出来,磕绊都不会打一下。 《论语》在中华文明中,曾经有着崇高地位: “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 ……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 这种崇高地位也令《论语》成为令人窒息的教条。所以鲁迅激愤地说: “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 —— 或者竟不 —— 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 (《华盖集 · 青年必读书》)一个世纪过去,在读书上, “ 拿来主义 ” 已经相当媚俗,看看中国的书架就知道。窃以为, “ 温故知新 ” 就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回到希腊去找思想资源,越来越显得先锋起来了。 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是,那种教条化的传统已经被怀疑主义、虚无主义、 “ 一切复零,从头开始 ”“ 怎么都行 ”“ 唯我独尊 ” 摧毁,斯文扫地,烟消云散。《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 “ 礼失而求诸野 ” ,《论语》回到了 “ 野 ” ,可以像它刚刚说出来的时代那样去倾听,去拜读了。完全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颜渊、子路、闪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 …… 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 (摘编自于坚《可以读〈论语〉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全解析版)
下载提示

恭喜您下载成功!您的下载是我们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不竭动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