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选择题——三年(2021-2023)高考化学创新真题精编
1.
(
2023
·
新课标
)
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
,部分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
为平面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晶体中存在
氢键
B.
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C.
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
D.
晶体中
B
、
N
和
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相同
2.
(
2023
·
山东
)
石墨与
在
450 ℃
反应,石墨层间
插入
F
得到层状结构化合物
,该物质仍具润滑性,其单层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与石墨相比,
导电性增强
B.
与石墨相比,
抗氧化性增强
C.
中
的键长比
短
D.
中含有
共价单键
3.
(
2023
·
湖南
)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B.
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
C.
酰胺在酸或碱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D.
冠醚(
18-
冠
-6
)的空穴与
尺寸适配,两者能通过弱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
4.
(
2023
·
湖南
)
科学家合成了一种高温超导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立方晶胞参数为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晶体最简化学式为
B.
晶体中与
最近且距离相等的
有
8
个
C.
晶胞中
B
和
C
原子构成的多面体有
12
个面
D.
晶体的密度为
5.
(
2023
·
辽宁
)
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 )
A.
的空间结构:
V
形
B.
中的共价键类型:非极性键
C.
基态
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D.
顺
—2—
丁烯的结构简式:
6.
(
2023
·
辽宁
)
晶体结构的缺陷美与对称美同样受关注。某富锂超离子导体的晶胞是立方体(图
1
),进行镁离子取代及卤素共掺杂后,可获得高性能固体电解质材料(图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
1
晶体密度为
B.
图
1
中
O
原子的配位数为
6
C.
图
2
表示的化学式为
D.
取代产生的空位有利于
传导
7.
(
2023
·
湖北
)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某些微粒的空间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和
的
VSEPR
模型均为四面体
B.
和
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形
C.
和
均为非极性分子
D.
与
的键角相等
8.
(
2022
·
山东
)
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
( )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沸点:正戊烷(
36.1
℃)高于新戊烷(
9.5
℃)
分子间作用力
B
熔点:
(
1040
℃)远高于
(
178
℃升华)
晶体类型
C
酸性:
(
)远强于
(
)
羟基极性
D
溶解度(
20
℃):
(
29
g
)大于
(
8
g
)
阴离子电荷
9.
(
2022
·
山东
)
是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立方晶胞(示意图)的组成变化如图所示,晶胞内未标出因放电产生的
0
价
Cu
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
晶胞中
个数为
x
B.
每个
晶胞完全转化为
晶胞,转移电子数为
8
C.
每个
晶胞中
0
价
Cu
原子个数为
D.
当
转化为
时,每转移
电子,产生
原子
10.
(
2022
·
辽宁
)
理论化学模拟得到一种
离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所有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结构
B.N
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2
种
C.
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
D.
常温下不稳定
11.
(
2022
·
湖北
)
磷酰三叠氮是一种高能分子,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为非极性分子
B.
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C.
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并放出
D.
分解产物
的电子式为
12.
(
2022
·
湖北
)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
的物质是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已知:
下列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
A.
B.
C.
D.
13.
(
2022
·
江苏
)
工业上电解熔融
和冰晶石
的混合物可制得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半径大小:
B.
电负性大小:
C.
电离能大小:
D.
碱性强弱: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
A
解析:
从结构图可看出,该晶体中存在
氢键,
A
正确;
N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p
能级处于半满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
O
,
B
错误;根据
的电子排布式,可知其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
1
、
2
、
2
、
3
,
C
错误;该晶体中
B
、
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均为
,
为平面结构,则其中
N
的杂化类型为
,
D
错误。
2.
答案:
B
解析:
石墨导电的原因是石墨层间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石墨层间插入
F
得到层状结构化合物
后,可自由移动的电子减少,导电性减弱,
A
错误;石墨层间插入
F
后形成的
C—F
键极短,键能极大,分子结构稳定性增强,抗氧化性增强,
B
正确;随原子序数递增,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
中
C—C
的键长比
C—F
长,
C
错误;由题图知,
中每个碳原子形成
3
个
C—C
键、
1
个
C—F
键,其中每个
C—C
键被
2
个碳原子共用,则
1 mol
中含有
共价单键,
D
错误。
3.
答案:
D
解析:
连有
4
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是指与其镜像不相同,不能互相重合的具有一定构型或构象的分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不一定为手性分子,如
,
A
项错误;邻羟基苯甲醛存在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
五、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选择题(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三年(2021-2023)高考化学创新真题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