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统计与概率
一、知识梳理求平均数的方法有:(1)移多补少法;(2)公式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或几组同类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同一事件有两种数据,单式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事件,一种数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没有图例。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直条高度要弄清楚,并且要标上数据。间隔要均匀。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2)在纵轴上适当分配直条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3)在横轴上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单位长度;(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1.“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假设等多种方法解答。2.假设法是假设—计算—推理—解答的过程。
二、巩固练习1.填空。(1)小林三次口算分别算对了14道题、10道题、18道题。平均每次算对了( )道题。(2)学校气象小组一天中测得气温如下:14度、16度、20度、21度、14度,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度。(3)三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有6支笔,第1个笔筒里有6支笔,第2个笔筒里有7支笔,第3个笔筒里有( )支笔。(4)在读书比赛中,小朱读了6本课外书,小明读了4本课外书,小华读了3本课外书,小军读了7本课外书,平均每人读( )本课外书。141755
2.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一组数的平均数总是( )。 A.比最大的数大 B.比最小的数小 C.介于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2)如果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2,另外2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5, 那么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A.12 B.15 C.13.5 D.14CD
3.实验小学学生举行“送温暖”捐款活动。下面是这次捐款情况的统计图。(1)哪个年级段的学生捐款最多?是多少元?中年级 760+570=1330(元)答:中年级的学生捐款最多,是1330元。
(2)高年级男生比低年级男生多捐多少元?低年级女生比中年级女生少捐多少元?630-520=110(元) 760-480=280(元)答:高年级男生比低年级男生多捐110元,低年级女生比中年级女生少,280元。
4.如图是某校四年级两个班学生体重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体重在( )范围内的学生人数最少,在( )范围内的学生人数最多。(2)体重在30千克以下的学生有( )人。(3)这两个班一共有( )人。25以下30~352275
1. 练习二十五第114页到115页第15、16、17题。2. 练习册中与本课时有关系的练习题。三、课后作业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0.4统计与概率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