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除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53
页例
4
及“做一做”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的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并培养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4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会用连除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
、难点:主动获取信息,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们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先自己找一找,再和同桌说一说。谁来找?
预设:把
60
人平均分成
2
队,每对平均分成
3
组。(黑板贴题)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将学生提问贴出来)
预设
1
:每队有几人?
预设
2
:一共有几组?
预设
3
:每组有几人?
师:那今天我们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课件出示问题:每组有几人?)
(二)探究新知
1
、阅读与理解。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把这个题目读一读。
2
、分析与解答。
(
1
)独立解决,分析思考。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在作业纸上做一做,并且在这幅线段图上继续画下去,让人看清楚你的解题思路。(放音乐)
教师巡视,提示:完成的同学可以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想到的可以在旁边写一写。
(
2
)展示作业,交流汇报。
教师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上台反馈。
方法一
:
60
÷
2=30
(人)
30
÷
3=10
(人)
引导:结合你画的线段图
,说说这两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预设:“
60
÷
2
”就是把
60
个人平均分成两份,“
30
÷
3
”就是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
3
份。(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在线段图上重点表示出来)
师:这个方法实际上进行了两次平均分。
提问:你的两个算式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求的是什么?
预设:第一步求的是每队有几人,第二步求的是每组有几人。(贴结构图)提问: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预设:综合算式:
60
÷
2
÷
3=10
(人)
方法二
:
2
×
3=6
(组)
60
÷
6=10
(人)
引导:谁能看懂他的方法,也结合这个线段图来说一说。
预设:有
2
队,每一队分成
3
组,所以一共是
6
组,再把
60
人平均分成
6
份。
师:所以它只进行了一次平均分,直接平均分成了
6
份。
提问:你第一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